当前位置:首页>东巴文化>东巴百科

东巴百科

东巴文化的各类知识

【和志武】纳西族口传文学概论

纳西族的口传文学,是纳西族人民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在创造社会物质财富的同时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它是人民思想感情和愿望的直接反映,寄托着人民的爱憎和审美情趣,同时也是人民进行阶级斗争和自我教育的武器。因此,它是纳西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纳西族的口传文学体裁多样,既有丰富多彩的传说故事,又有形象生动的诗歌谣谚,还有风趣诙谐的寓言、童话及短小精悍的儿歌、谜语等,种类纷繁,绚丽多姿,充分展示出纳西族人民的聪明才智,也丰富了祖国大家庭的文学宝库。

一、传说故事 

纳西族历史悠久,文化古老,其所住地区山河壮丽、风物繁殷,其民习俗淳美,生活多彩。这样的客观环境和历史因素,经过艰苦的创业劳动和生活经验的积累,熏陶了他们的艺术情趣,启迪了他们的创作思维和丰富想象力,给我们留下了世代相传的不朽之作。 

纳西族传说故事按其内容和特色,大致可分为风物传说、制妖传说、远祖传说、机智人物故事、抗争故事、伦理故事等,其作品所包括的内容,历史跨度较大,既有较早期的带原始色彩的神话传说,也有中后期封建社会中产生的反映阶级矛盾的传说故事;从形式来看,既有简短、单纯的传说和小故事,也有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的长篇故事。其传播方式,在家庭火台边或山野劳作之余,母传女、父传子、祖传孙;各种节日,婚丧活动及集体换工等活动中,长者和善于讲故事者,也往往以讲古传习的方式,多以“阿本什本”(古时候)开头,滔滔不绝地讲述各种传说故事,通常家庭和社会,一代接一代地继承和发展下来。因此,传说故事纳西语叫“阿本什本”,意为“讲古”。

风物传说故事

纳西族的风物传说故事,包括山川湖泊的传说、节日习俗的传说等。其中,以玉龙山和金沙江的传说最为著名:古时候,金沙江是一个活泼、聪明的姑娘,玉龙山是一个纯朴、忠厚的小伙子,姑娘从遥远的上北方下来,要去东海寻找母亲,恰被玉龙汉子缠住求爱,姑娘走到南边,山汉子堵到南边,姑娘走到北边,山汉子也堵到北边,真诚挚爱,坚定不移,干脆双手叉腰屹立在丽江和中甸之间。聪明的金沙江姑娘也是意志坚强,毫不动心,寻母之志不能移,等了整整的九天九夜,趁玉龙汉子疲倦打盹的一刹那,猛地从山汉子脚下冲了出去,声响震天,一泻千里,形成了今日的“嗯鲁阿昌过”(雪山虎跳峡)。这个传说以物拟人,山为男,水为女,简明生动,集中反映了早期社会母爱高于一切的崇高理想。

“干母”女神的故事:干是苍鹰,母是妇女,“干母”系自由的女神,以永宁狮子山作象征。传说,干母女神过着非常自由的婚姻生活,附近的山神汉子都是她的男伴侣,但只有前所的大白山汉子是固定伴侣。丽江玉龙山神汉子也早听到干母女神的美名,来到永宁向她求婚:“你呀永宁狮子山,戴什么帽子?白云当斗笠。穿什么罗裙?绿林做绫裙。系什么腰带?银链做彩带。穿什么鞋子?蓝湖当玉鞋。骑的什么马?花鹿当乘骑。垫什么褥子?绿洲做褥子。什么当晨鸡?金头绿孔雀。什么当随犬?大眼红猛虎。”干母女神也反诘玉龙汉子:“你呀丽江玉龙哥,戴什么帽子?晶银当礼帽。穿什么衣裳?彩云做锦袍。系什么腰带?墨蟒做玉带。穿什么鞋子?碧流做统靴。垫什么褥子,谷浪做花褥。住什么庄房?雪银做城堡。”真是歌逢对手、人遇知音呀!干母女神十分喜欢玉龙汉子,但前所的大白山神汉子生怕干母女神到丽江去,索性用一条异常坚固的银链,把姑娘拦腰拴住。于是,时至今日,狮子山仍有一条银白色的印迹。这个传说故事也是通过以物拟人的方法,尽情讴歌山河之美,反映了既古老又现实的世俗人情,同时多少也有东、西两支纳西先民相互往来亲和的历史投影。

制妖传说以《两姐妹》流传较广:古时候,一个母亲有两个女儿,母亲不幸被妖魔“阿空星姆”吃掉。姐姐抚养妹妹过日子,哄着妹妹说:“阿妈到外婆家去了,回来时一定会把糖带来。”一天夜里,妖魔变成阿妈模样来叫门,姐姐从门缝看见妖魔双手长满了毛,“我妈手上无毛”!妖魔马上把手毛在火把上烧掉了。妖魔把糖从门洞里给了妹妹,骗过妹妹开了门。妹妹年小不懂事,争着要和“阿妈”睡;半夜听见“阿妈”吃东西:“阿妈吃什么?”“吃炒豆。”“给我几颗妈妈?”“好。”姐姐接到的是一把手指甲,顿时骨痛肉疼,脚底后根也出汗。姐姐借口肚子疼出去拉屎,想法脱身,“夜里出去不好,在猪圈里吧!姐姐用绳子拴住自己,一头交给妖魔,一头拴住母猪,天井里撒满豌豆,藏在大门口的桃树上。不一会,妖魔发觉上当,跑了出来,被豌豆滑倒,变成麻子。她又气又恼,赶到门口,见姐姐趴在树上。她说:“阿妈,桃子熟透了,又脆又甜。你张着嘴,我给你丢下一个最好吃的。”妖魔馋得很,信以为真,张口等着红桃。姐姐用犁铧砸进妖魔嘴里,妖魔马上变成一蓬火麻缠绕桃树。天刚蒙亮,牧羊哥路过这里,用腰间牧刀砍除火麻,救了姐姐,从此他俩人做一家。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人妖斗智的故事,扬善惩恶,揭示人妖不可颠倒,人最终要战胜一切妖魔的真理。另外,所谓“妖魔吃人”,反映了人类所经历过的遥远年代,即恩格斯在《爱尔兰史》中指出过的:“近代科学已经肯定证明,吃人,包括吞吃自己的父母,看来是所有民族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的一个阶段。”

  远祖传说

远祖传说以《木老爷的来历》为古老,流传也比较广泛,传说,古时候有一个能干的皇帝微服私访,来到丽江金沙江边。纳西人历来好客,便以“苦养粑粑蘸蜂蜜”来款待他。江边有一个顶漂亮的姑娘被他玷污,不久怀孕。家人让姑娘到岩洞里分娩,生下一个男孩,装进一个松油木桩中,咬紧牙根狠了狠心放入江中顺水漂流下来。石鼓附近有一对老夫妇,专门砍卖松明为生。有一天,老头来到江边沙滩上,正巧看见一柁又黑又红的松油木搁浅,心里好不高兴,举起斧头一砍,里面小孩哇哇哭起来。老人心头一惊,搓搓双手不知如何是好,愣呆一阵后轻轻把小孩抱回家。老太太十分高兴地说:“这是天赐给我们家的!两位老人精心抚养这松油木小孩长大成人。不久,他被召到丽江白沙王府里当兵。由于他英勇善战,足智多谋,被王爷招为女婿。后来,他夺了王位,做了“木天王”。因此,至今仍留有两句民谚:“松油木会烧自己的手,好女婿来结冤仇!”传说,他睡觉时,枕下总是垫一根铁石似的松油木棒。他做王时红火极了,竹箩中的豌豆都生眼说话,天上的金凤凰都下凡到他家花园中;木老爷管辖的地方,善飞乌鸦,飞七天七夜也飞不完。看来,这个传说由来已久,已被录人有关谱牒和志书,如《木氏宦谱·图像世系考》一世考有“乘一大香树,浮人金沙江”“时有白沙羡陶阿古为野人长,遂以女配焉”。其实,“木老爷出自一松油木之传说,乃是纳西古氏族木石图腾崇拜的遗迹:“女婿为王”说也是纳西先民(牦牛羌)南下后与丽江一带土著融合的历史折光反射。至于木老爷系皇帝私生子之说,一方面是受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思想影响,给木老爷加上神圣的光圈,戴上“太子”的桂冠,同时也是一种历史的附会,如唐时“磨些蛮与南诏为婚姻家”、元初忽必烈南征曾到过丽江等历史事件等都是比附。

 抗争传说故事

抗争传说故事以《达勒阿萨命》为著名,可以说是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因此,东巴教也把阿萨命当成风神娘娘,有专门的《阿萨命束》(祭阿萨命)经书。她是祭风道场中的主祭之神。相传,古时候,金沙江上游红石岩上头三仙姑村对岸的达勒村,有一位聪明、美丽的纳西姑娘,名叫“阿萨命”。她有一副金喉咙,民歌唱得特别好,远近数十里没有人能对过她:她长得比高山上的红杜鹃花还鲜艳,一出门就引来许多金蜂跟着她飞舞。姑娘一天天长大,并通过节日的对歌和石鼓镇上的赶集爱上了附近木瓜寨“木瓜”(兵官)的儿子。经过两边家中父母的同意,他俩请了一位有威望的“米老布”(媒人),正式举行了喝酒订婚礼。这件事传到“英古卡”(丽江王)木老爷耳朵里,木老爷让大把事(总管家)备上钱物之礼,派上能说会道的官员,来到江边达勒林逼婚,要阿萨命姑娘做木老爷的“阿空敬”(小老婆)。俗话说“王言不说第二句”,谁能违抗木老爷的旨意呢?这年冬天,木老爷坐上大红轿,前呼后拥,真的来娶“命耿(女星)阿萨命了。一场悲天悯人、流传千古的悲剧从此产生:

达勒阿萨命姑娘,阿妞阿沃是昵称,原来嫁到石鼓乡。母送女儿备嫁妆,九十九件新衣裳,件件不结线疙瘩。母亲嘱咐又叮咛,离家出嫁莫回看。女儿苦楚挂母肚,母亲牵肠缠儿身,不恋家乡实难办!姑娘走到丘市山,难依难舍回头望,突起乌云刮飓风,新娘卷到达勒恳赤岩。

直到今天,岩上仍有阿萨命姑娘骑着一匹青鬃母骡的印迹。木老爷被狂风吹倒并逃回丽江,从此得了流泪病,一见女人就淌泪:阿萨命的未婚夫“木瓜君”一听到这个噩耗就吐血而亡。阿萨命的传说永远活在纳西人的心中。传说,和阿萨命遭受同样不幸命运而被民间祭祀的风神娘娘还有六人,共称为风神“七姐妹”。她们是:维西恩汝命,依古阿时命,巨甸舒可命,阿昌白丁命,大理吉英命,达坞达主命,达勒阿萨命。这个抗争传说故事是直接批判木土司的,是对历史上木氏土司强占民女为妾的彻底揭露;百姓的爱憎是鲜明的,因此阿萨命故事才得以口碑载道,代代相传,而且把她当成风神而祭之,是对反抗压迫,坚贞不屈的精神力量的崇敬。反过来,阿萨命这一崇高的艺术形象,一代又一代地影响和陶治了人们的思想情操。因此,它具有永久的生命力。

 机智人物故事

机智人物故事以《阿一旦的故事》为著名。传说阿一旦确有其人,为今丽江大研镇黄山村人(一说为中济村),生活于清朝咸、同年间,曾在木老爷家当长工,人很聪明,略通文墨,因经常捉弄木老爷以泄心头之恨,被迫流落他乡,老了才回故乡。然而,传说的原型人物阿一旦和木老爷与故事中的主人公阿一旦和木老爷已不再是等同的原型人物。因为他们两人都经过一代代的口耳相传和加工提炼,变成了文学形式的正面和反面人物的艺术典型。在阿一旦身上寄托着人民的愿望和理想,是人民的智慧力量的化身而尽情歌颂。而木老爷则被刻画成整个封建统治阶级的典型人物,作了无情的讽刺和鞭挞。因此,阿一旦和木老爷是人民群众塑造的两个艺术典型。 

《阿一旦的故事》由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连贯的小故事组成已整理发表的有《木家败》、《三口疯猪》、《爬粮架》、《公喜母喜》、《上楼下楼》、《拿鱼去》、《学狗叫》等共三十三篇。兹举《木家败》为例:邻居阿肯苴死了,留给他的老婆一架破旧的脚碓和四个小孩一家五口人生活全靠他的老婆帮人家舂米、舂饵快过活。日子久了这架脚碓渐渐坏了,又制不起新的,阿肯苴的老婆不由得伤心地哭起来,几个小孩也跟着母亲一起哭。这时,阿一旦从她家门口经过听见了这悲惨的哭声就进去问明缘由,安慰了她一番,说要帮她制一架新碓。木老爷家有架脚礁,是木家派了很多人从金沙江边运来石头、从玉龙山上运来木料又派了高明的石匠、木匠制造出来的舂起米来又轻又快,米糠脱得很干净,米颗舂得很均匀。阿一旦想,这架碓这么好,能把它给阿肯苴家才好呢!一天早晨,那架脚礁正在“呱啦啪”、“呱啦啪”地舂饵诀,准备给木老爷下茶。这时候木老爷还没有起床呢。阿一旦装得慌里慌张地跑到木老爷的卧室里带着几分不安的神情,向木老爷报告:“老爷,老爷,头不好啊!“什么兆头不好?”“你听,‘木家败!’‘木家败!’……”“混蛋,你在说什么?”“新制的那架碓,在说不吉利的话呀:‘木家败!’‘木家败!’老爷,你听!”木老爷把头从被窝里探出来,侧着耳朵听碓重复地响着“木家败!”“木家败!”他越听越像,脸都气白了。“是吧?老爷,这个兆头不好哇!”木老爷皱起眉头,喝令道:“快去,拿把斧头砍了当柴烧!”“这架碓还是新的,砍了多可惜!不如送给穷人。”“这岂不便宜了穷人!”木老爷摇了摇头,心里有些舍不得。阿一旦灵机一动,忽然叫道:“有了,有了,阿肯苴家有一架碓,旧是旧了一点,但会说吉利话,‘木家旺!’‘木家旺!’拿这架礁和他家调换不好吗?”木老爷想了想说:“对,对,你立刻去把‘木家旺’抬过来,把这背时的东西换给她们。”阿一旦换来了阿肯苴家的碓。木老爷一看,是架烂碓,根本不能用,不觉大怒。他正要发作,阿一旦连忙笑着说:“老爷,这架碓虽然破烂,却会说吉利话!放在家里,木家会更兴旺呢。”木老爷转怨为喜,笑眯着眼睛。这个故事深刻反映了自改土归流以后木氏土司没落、衰败的历史歌颂了阿一旦同情和帮助穷人的高贵品质,指出“木家败”的必然规律。整个《阿一旦故事》主题爱憎鲜明,形式短小精悍,风格诙谐幽默,人物个性突出,语言纯朴风趣,因此深受纳西族人民喜爱是讽刺文学之杰作,具有不朽的强大艺术生命力。

二、民间诗歌 

纳西族的民间口头诗歌是以继承古代社会诗歌、音乐、舞蹈三位一体的群众性文艺形式,大凡唱歌(个人自唱自宽心者除外),必是五言诗体,并挑选一定的曲调唱之,当然也必有群众倾听或相和蹈歌,即“天井不圆范,蹈歌来团圆。会唱来和歌:不会来观赏!”这是民歌传播的一大特点。著名的曲调有“古气”、“喂麦达”、“哦热热”(丽江大东)、“呀号里”(中甸三坝)、“久搓圭”“阿哈巴劳”(宁蒗永宁)等。其传播场合大凡生产劳动、红白喜事、民族节日等场合,触景生情,即兴创作,脱口而歌;或歌逢对手,男女一间一答,唱传统大调(叙事长诗),往往通宵达旦,兴致盎然。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各个时期纳西族人民的社会生活,表达了纳西人的理想愿望和审美情趣,在纳西族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纳西族的民歌,根据形式和内容大体可分为短歌和大调两种。纳西语“古”为“咏”,“子”为“唱”,“本”为“调”,“子本”指一般的短歌,“本丁”指传统大调。当然,短歌中多即兴之作,但也不乏传统名篇,传统大调则基本定型,是叙事和抒情相结合的长诗。歌言志,诗寓情,歌诗结合而含蓄志情。从总体上讲,纳西民间诗歌的风格含蓄纤巧,精细缠绵。这大概和纳西人的“笃”(诚朴忠厚)这一民族性格多少有点关系吧。纳西族的短歌,大体可分为请歌、祝词、引歌、相会歌、情歌、苦歌、生产歌、风俗歌、考调(盘歌)、即兴歌、新民歌等,在形式上短小精炼,灵活多样,语言优美;在内容上有感而发,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在艺术上多以物拟人,含蓄婉转,暗喻比兴,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现分别简要评介如下:请歌是指歌手开始对歌时的邀请调,内容比较客气和美好,表现出歌手的礼貌及豁达的风度:“麦达喂麦达,麦达已三遍;不唱三调呀,也请回一首!三月布谷叫,出百花开:远方客人呀,请你来对歌!闪光利剑呀,若不砍密林;剑面生黄锈,后悔已晚呀。”

祝词是指歌手们开始对歌时所祝贺之词,含蓄暗喻对歌完美成功,一般以唱传统的“修湖”、“搭桥”、“合楼”为多,反复吟唱,美好祝愿此时此地的和歌对唱,圆满收场,名扬乡里。如《修湖》:“束河龙泉湖,湖景不美观;湖边镶条石,面石请添景。砌石不均匀,湖面不圆范;湖岸培垂柳,碧柳请增色。不美龙泉湖,愿成为胜地。 

引歌即对歌开始的引子,含有抛砖引玉之意。一般以主请客答,主指本乡歌手,客指外村歌手,你唱我答,饶有兴味。如《想唱口难开》:“远方走来的,异乡之我呀!拉市小公鸭,来到这地方,鸳鸯群中间。鸳鸯长金冠,公鸭无美冠,实难比美呀!还不止此哟,九河小公鹅,来到这地方,白鹤群中间。白鹤长银丝,小鹅无银丝,实难比翼呀!还不止此哟,我们小哥哪;来到这地方,对歌欢乐场。主人歌友呀,唱词唱的好,歌声也悠扬。我们小哥哟,调子唱不好,听起也乏味,想唱口难开。”

相会歌顾名思义是指唱男女相会的内容。这包含主客相会,歌友相会等。其名篇叙事长诗《鱼水相会》和《蜂花相会》留待后面介绍。相会歌以物拟人,含而不露,纯朴深沉,别有一番艺术风格和美的意境,常唱的传统相会短调有《天女织锦缎》、《猎犬会马鹿》(白地)、《八哥会香橼》、《山骡会翠柏》等,兹举《天女织锦缎》为例:全诗100多行,以“天女织锦缎,五疋织五样”开始,第一匹织成天蓝色的孔雀和风凰,却被银河山隔开而难以相会,待日出星溶之时方可相会。第二匹织成白云色的仙鹤和苍鹰,却被云山隔开而难以相会,待冬风吹散云层时方可相会;第三匹织成银石雪山中的马鹿和山骡,却被冰山隔开而难以相会,待炎夏烈日溶化冰雪方可相会;第四匹织成大海的鸳鸯和鹕鸬,却被层层巨浪所阻而难以相会,待到冬天山风抽干海水浪静之时方可相会;第五匹织成村寨景色中的阿哥和小妹却被大地村庄所隔而难以相会。待到一年一度的大理三月街期,“小妹来摆摊,阿哥来买货;街期买卖处,又可相会了”。它歌颂的是一种对相会(爱情)的无限忠贞,即使会有高山大河之阻,只要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终究可以得到相会,给人以充满希望的精神鼓舞,其格调是积极乐观的。

情歌 

情歌在纳西短歌中不仅数量多,而且颇具特色,既有委婉含蓄的表达,如:“白鹤云中飞,只听白鹤声,白云遮白鹤,不见白鹤影!”又有大胆率直的倾吐,如:“三月花儿开,花儿百样开;虽说花儿好,不及妹颜娇!”它用形象而浪漫的艺术语言,充分反映出纳西族青年社交说爱中的文明情操。情歌叫“时本”,吟咏情歌叫“时受”,又叫“阿舍子”,真是“唱到歌词阿舍子,一声哀艳易销魂”!也有通过对口弦来弹咏情歌的。纳西东部方言区永宁一带的情歌也十分丰富,一般用“阿哈巴老”曲调唱诵,每句七个音节,别有一番情趣:“阿都我们两个呀,好像水和奶一样;清水白奶来相会,打油里来交融。阿都我们两个呀,好像茶和盐一样;绿茶白盐来相会,煨茶罐里来交溶。大刀刃上要修路,马鹿角上要搭桥;风吹山头草摇晃,狂刮我不动摇!”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奶、盐、茶的结合来比喻爱情的交融,自然而贴切,并有密不可分的含义。对爱情要刀刃修路,鹿角搭桥,毫不动摇,其忠贞之心坚定不移。 

生产歌 

生产歌是群众在生产劳动中所唱的歌,起既调节疲劳,又能传授知识的作用。较古老的有《磨刀和洗麻》:“俄又神水头,小哥来磨刀,磨刀要磨利;俄又神水尾,小妹来洗麻,洗麻要洗白。”又如《白地白水河》:“白地白水河,三股引三处:一股引村头,山地种大麦,大麦煮甜酒;一股引村尾,梯田播小麦,麦面做油饼;一般引村前,坝田栽稻秧,白米煮合饭。”磨刀、洗麻、煮酒(日舒究)、做油饼(透展)、煮合饭(休缪)等生产生活,反映了明、清时代的劳动生活风情。又如《栽秧歌》唱的是花华(欢乐)插秧,道出苦中有乐,乐从苦出的哲理,亦说明民歌起着人民群众自我教育的良好作用。如:“拉市海田呀,海田多广宽!蜜蜂吮蜂芳,蜜汁会吮干;秧田虽宽阔,收工定栽完。解开青秧把,花华来插秧!不耕地不肥,不种田无粮;不经一番苦,哪来丰收乐!” 

苦歌 

苦歌是劳动人民在旧社会深受压迫剥削的真实写照,一般以唱农民苦、妇女苦、壮丁苦的为多。如《人生实难熬》所反映的是旧社会农民被迫破产的凄惨景象:“……桑木刮弯弓,国民党时代;庄前栽白谷,虽产百石谷;庄后播红麦,虽收千石粮;衙门仓房大,纳量纳不满;喇嘛大柜中,交租交不完;千驮前面赶,百驮后面跟;大官加小吏,劫得贫如洗!劳苦大众哪,一年苦到头;犹如望大江,望到喝不到!山民无柴烧,木匠无住房;农民缺粮食,庄户断炊烟;独羊过大江,人生难过啊!”社会妇女更受一层苦,受到封建包办婚姻的摧残,不少妇女终身遗恨,如《妹嫁到争乡》唱道:“粗石磨利剑,还未懂事时;养我阿妈呀,把妹嫁争乡。披肩披身上,不让说不穿;绶鸟飞密林,强逼妹出嫁。争坡像鼻梁,放不下争犬;争山大如掌,跑不下争马;争草细如针,沾不下露珠;冷透我心窝,热泪如涌泉!小妹一生呀,就此完结了。”民国初年,军阀混战,丽江纳西族地区是重点调兵区,无数青年被迫当兵,弄得妻离子散,甚至家破人亡,《父子生死别》就是反映壮丁苦内容的典型,在丽江颇为流传。据说,有真人真事,歌者是丽江江边阿喜人,家中只有一位老父亲而被迫抓壮丁,离开丽江出发前在四方街唱和,唱到最后,歌者、合者和听众都泣不成声。全歌70多行,开始回忆小时父母养育之恩情,“十月怀母胎,阿妈多辛艰;三年背父肩,阿爸多苦劳”。接着叙述自己成长过程和被迫抓壮丁的困境:“鳏夫养孤儿;孤儿也被抽;有钱去贿赂,无钱来抵命;父子生死别,此别最痛心!”全诗最感人之处是最后部分,用悲剧的情节结尾,描写了一幅家破人亡的惨景,因而更具有深刻的艺术感染力:“德国五子枪,说是扛枪去;长江回头水,我若不回乡;十子火炮中,会成为炮灰!养我阿爸呀,老人看空房,古房望老人;不是老祖房,没人当父伴,父悲将惨亡!我父若惨死烂瓦又落下,将会盖父尸;朽木又倒塌,将会做寿衣;生我这家呀,黄土天井里,会生绿苔来;不仅长绿苔,杂草将满院!”这既是历史的真实,也是艺术的真实。

即兴歌 

即兴歌在纳西语中叫“该余刚伺思”,意为边拿边捡,临机应变,随场唱和,即兴创作来对歌,内容十分丰富,越是老练的歌手,知识博大,经验丰富,出口成章,不乏名篇佳作而流传。如新老歌手之间的对歌磋商,新歌手往往如初生牛犊不怕虎,直来直去,还有一些傲气:“千年古松少,古松深木间;小小青松哪,虽说配不上;可爱小青松,长成一大片!松心有松明,青松明子哪;六月火把节,不知可点否?松根藏茯苓,松根茯苓哪;大理三月街,可否进药摊?”老歌手们在这种场合,当然也更乐意发挥才华,以长者的姿态来教育年轻歌手:寿星总是寿星,仙鹤仙鹿是离不开寿星的:“鼠罗老寿星,老呀虽说老;寿星抚仙鹤,自古把鹤养;寿星育仙鹿,自古把鹿养。仙鹤尖长,尾已长齐:不知飞哪去,就让它飞吧。仙鹿长角叉,双角已长齐:不知跳哪去,就让它跳吧。寿星老者呀,老如玉龙山!戴起白雪帽,莫说太晶莹:披上翠柏裳,莫嫌太碧茵;系白云彩带,莫说不合身;穿上墨玉鞋,莫说不合脚。寿星老寿星,已坐高位上;蝙蝠兴闹寿,要来拜寿呀!”又如:有两个男歌手,争着要和女歌手对唱,女歌手以《渡口妹掌管》来巧妙地回答,带有讽刺意味。纳西语将这一类歌称“赫赫本”(讽刺调),如:“阿喜渡江处,在这大渡口;南方客家哥,只装一百驮;北方藏商哥,要放一千驮。这个渡江口,渡口妹掌管;客家那百驮,还不要放行;藏商那千驮,请先来过江!”哪个唱得好,哪个先歌唱!在对歌场里,是智慧的角逐,艺术的竞赛,谦虚必会进步骄傲会遭失败,如《猛虎来下山》:“本地本方哟,北山牧羊群,南山牧牛群,中山牧牦群,得知辟牧场。远方异地来,我们小哥哪;恰似红猛虎,日纵九重山,夜过九个坝,来到此牧场。牛毛三两根,捏不到虎爪,牛血两三滴,舔不进虎嘴,猛虎不回头!”《地弩朝虎埋》以毫不客气的态度加以回敬:“远方异地来,那支红猛虎;日翻九座山,来到牧牛场;火红黄牛群,想咬牛群吗?我们地方呀,山上有山神;山神不开口,猛虎不咬人!妄想咬黄牛,只能是空想。还不止此呀,得知猛虎过;箭镞养叶形,毒箭拉上弦!猛虎火山过,地弩埋于山;猛虎越深谷,陷阱深处防;远方异地来,猛虎请过山!” 

盘歌 

盘歌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社会知识的比赛,起到传播知识的作用,常唱的有《好呀十二好》、《搁呀十二搁》、《包呀十二包》、《不幸十二桩》等,兹举《好呀十二好》为例:“好呀十二好,动物有六好,植物有六好,请点出好名!”“生角麒麟好生纹红虎好,生蹄斑鹿好,生翅孔雀好,生眼雄鹰好,生爪大鹏好,六种动物好,是否这六样?树木香椿好,百花牡丹好,结果橘子好,长叶枇杷好,有节金竹好,生刺仙掌好,六种植物好是否这六样?” 

风物歌 

风物歌包括歌颂美好山河、风土人情及民族风俗等。其内容也十分丰富,如宁蒗永宁的《这是我们的家乡》,很有特色:豪情满怀,充满想象,尽情歌唱家乡和生活的美:“我们放牧牛羊,就在太阳旁;我们赶马往来,就在彩云旁;我们打鱼撒网就在仙湖旁;我们跳舞唱歌,就在星星旁;我们接亲送客,就在百花旁;我们相会姑娘,就在月亮旁;我们死了安葬,就在金山旁;这里不是天堂,是我们的家乡。”风物歌在群众中影响最大的是《祝婚歌》和《挽歌》,而且往往因地因人而异。丽江一带祝婚歌,一般有娶新娘祝词、迎亲之彩礼、母情在儿心、祭祖完婚礼等内容。兹举《祭祖完婚礼》摘要如下:“纳西古传统,自古就传下:白鹤做媒人,今天媒人大;点柏柴火把,祝永远光耀;汲一挑清水,祝清水满塘。媒人牵新娘,领娘过鞍坎;家有家神旁,领到神主房;东巴祭司呀,念经祭家神;成对来跪拜成双来磕头;额上点酥油,祝福保吉祥:‘祝白头偕老,祝四代同堂;玉龙山不倒,良缘不拆散;金沙江不干,夫妻不分开!全家祖房大,祭过神主后;上堂大堂房,要去分大小:大树枝连枝,祖父祖母辈;弹毡绒叠绒,父亲母亲辈;舅父和姑母,也在拜堂上。红铜圆盘中,酒杯似星亮;新人共举盘,合欢敬喜酒。白布彩棚下,红筷配瓷碗;八碗加八碟,摆起十大桌。女宾待在右,男宾待在左;外宾坐前席,内客坐后巡。主和宾相会,相会虽欢乐;送客送桥边,无不散之宴。”丽江一带的挽歌,大致包括劝慰死者的《把鹤送云际》,歌手参加丧礼的感触《梦见下大雪》,劝慰死者和家属、叙述整个丧仪过程的《别挂念死者》等,以深沉、亲切的艺术语言,来安慰死者和后人,道出新陈代谢的哲理。如《把鹤送云际》:“天空白云间,白鹤随云去;蓝天尊白鹤,白鹤永不回;小鹤小鹰呀,来送白鹤丧。……雪山深林中,虽有千年树;大地村庄里,确无千岁人。金花会凋谢,玉叶会枯黄;去就让它去,难拒老和死。皇城金太阳,本想永闪亮;黑云无情哟,容易被遮盖。大地草茵茵,本望四季青;冬晨下白霜,容易被杀干。沙丘分大江,流成两股水;岩石隔坚木,隔成两棵树。雪山怕倒哟,三岩立在前;已见三岩立,不必再牵挂。金江怕干哟,山溪渗在前,已见众溪流,不必把心伤。 

新民歌 

新民歌泛指解放以后流行的民歌。它以民族的形式,崭新的内容,歌唱新生活,歌颂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如《跟着共产党》:“风吹乌云散,迎来金太阳;出了共产党,咱们得解放。鱼游靠水领,共产党领导;水流随渠流,跟着共产党。劳苦大众呀,奋力朝前进;幸福时日呀,在不远将来。”又如《最高贵的礼物》:“花园里的牡丹花/最美的摘一束/石岩上的金蜂蜜/最甜的取一窝/白蚕吐的金丝线/最好的挑一根/金黄色的小铜盘/最亮的选一面/金线绕牡丹/拿在左手里/铜盘装蜂蜜/装在右手里/最高贵的礼物/献给毛主席。”新民歌一般以“劳威歌”和“阿丽里”曲调演唱,其中最具有历史意义的是丽江解放进程中流行的著名广场活报剧《劳威歌》,全歌分三场,共46行(句)第一场为“坏人当世”,第二场为“悲愤诉苦”,第三场为“清算斗争”,演坏人、农民、群众都化装,坏人出场穷凶极恶,农民诉苦声泪俱下,起来斗争如火如茶,对启发广大农民起来为解放而斗争有极大作用。这在当时丽江是妇幼皆唱,老少皆知。如第一场征粮官出场:“一直到现在,还不来纳粮:跳蚤黑牢房真想去住吗?”紧接着收税官、验骡马官、验兵官先后出场来威胁压服群众。第二场农民诉苦:“大地灰土层,皆被狂风刮;所有之粮食,被官家收完。天干地早哟,遭受大火灾;所有之金银,被官家搜空。母猪连小猪,皆被恶狼咬;所有之骡马,被官家牵走。园中之小鸡,皆被恶鹰抓;心爱之亲人,被官家捉去。”第三场是清算斗争:“光商谈诉苦,不能成大事;若要得解放,起来斗争啊!……劳苦大众呀,快起来斗争;结成一条心,齐心是力量!斗争要胜利,才会得解放;得不到翻身,斗争莫停止。”另外,1950年底丽江县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中产生的《农民协会歌》(劳威调唱)也很出名,全歌共80行,开始是启发农民觉悟的诉苦挖根:“粮食非泥土,似土人官仓;金银非沙石,似石人官箱。不论晴和雨,折磨把皮脱;不分冬和夏,苦久得疾痨。即使苦到老,饥饿没温饱;就算劳到死,身寒无衣暖。苦哟似牛苦,吃哟他人吃;穷人苦不尽,鬼魔享乐园。一代接一代,当了奴隶呀;一世传一世,做了牛马啊!……说到苦难啊,并非运气坏;受人剥削哪,也非命不好。引苦忆苦哟,滴滴在心头:找冤又找到,是地主官僚!恨气塞喉管,多么愤恨哇;真想吃他肉,真想喝他血!”然后号召广大劳苦农民,齐心团结,起来斗争,看准目标,讲究策略:“打蛇要打头,要先打毒蛇;斗争斗坏人,斗恶霸地主不斗不要放,认罪才断根;不批错好人,坏人才低头。”最后进一步启发农民觉悟:“跟着共产党,不会错方向;听毛主席话,定能把身翻……要支援大军,要出力出钱。劳苦大众呀起来斗争哇;未彻底翻身,斗争莫停摆。”

纳西民歌的重要艺术特点是“增俊”句,即借字谐音,上一句作为引句,句中的一个音节,要同下句中的一个音节同音,有的只起到单纯的谐音作用,多数情况下起既谐音、又喻意的作用。如《筑城》:“金光闪烁日,今天日子好,肇壁画麒麟,咱们大伙呀;蜈蚣千支脚,千日不相遇;渔网百孔眼,百天不相逢;细针仅一眼,对歌只一天!咱们大伙哪,宝山白石寨,大石和小石,都是一山石。大石下石脚,小石填墙心;要筑一座城:筑城来联欢!”这首歌中第二句的“画”和“大伙”(群)是同音,虽谐音但不喻意。有些“增俊”句是复句(重句),即两个“增俊”引句来引衬本句,使歌词更具有音乐之美和跳跃的节奏感,如“星星爱星星,更爱宿球星,心爱阿哥呀……”;“杉缸装清泉,清泉沁杉心,心爱阿妹呀!……”唱纳西民歌能否熟练运用“增增”句,是评价歌手好坏的重要条件。因此,比较老练的歌手及著名歌手们,不仅把“增俊”句当作音节和谐、增加音乐美的重要手段,而且还把它当作意义相连的形象比喻的手段,反复琢磨,千锤百炼,使歌词更加生动优美,耐人寻味,增加艺术感染力,如形容朋友之间的相交而留下真挚情感和友谊时唱:“维西阿萨山,山上结蜂巢,山下流清泉,山泉拌岩蜜:吃蜜虽可忘,不忘舌心甜!”

纳西口头文学中,还有大量的格育谚语和儿歌及谜语等多种体裁,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有不少好作品。试分别举例如下暴雨还未下,毡棚搭在前;山洪还未发,大桥修在先。”“土匪还没到,山头应放哨;游兵还没来,菁口应巡逻。”以上是告诫人们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以下是教育人们要勤劳:“父辈晚起床,开荒不如人;母辈晚起床,找肥不如人。弟兄晚起床,打猎不如人;姐妹晚起床,背水不如人。”做人要有志气,失败也不要灰心:“虎死威不死,马死鞍还在;鱼死眼不死,水草不死根!”“猫儿换新毛会变小老虎;晨鸡换彩羽,会变金凤凰。”做事要精益求精:“不会学刺绣,会绣更学好,好了要练快,快也别满足。”农事谚语也很多,民以食为天,粮食是珍贵的:“只要有粮食,可搬移雪山;只要有油盐,炒栗叶也香。”对农民来说,真是春雨贵似油:“皇宫之所有,不值下春雨。”根据自然地理特点,总结出一套自然和农事的制约因素:“腊月震地风,正月长苗风。”“不凉稻不熟,不暖麦不熟。”“秋雨绕山间,不会下坝来。”“九月阴雨天,又拆猪圈烧,又春麦种吃。”不同的人审美不同:“劳动之人越健康,坐享其成越衰老。”还有处人处事的做人品格:“忌嫉他人者,自己难顺畅。”“拿石掷天空,自己挨打头。”“老鼠拖秤锤,自己堵通洞。”“自己吹自己,不值牛屎堆。”“话多无人听,水多汤不鲜。”还有不少生活实践的经验之谈:“易谈实践难,易想成功难。”“大路十六条,总归一条道。”“穷人有好货,富人难人眼。”“鸡所啄食者,并非皆粮食。”“香苏若散香,破土时就香。”“一年中菌毒,见菌怕三年。“见糖丢蔓菁,常吃蔓誓甜。”“穿山甲能制虎,花椒果会麻人。“保佑之神用灰撒,捣乱之鬼又擦油。”“别人头上生虱蛋自己容易见,自己头上睡蟒蛇自己不觉察。”

儿歌和谜语是通过文学语言训练儿童、少年思维活动的一种娱乐,也是用形象思维让后代增长知识的一种有益活动。儿歌一般都十分浪漫、风趣,想象力强,如《神仙放风来》:“神仙放风来,神仙放风来,若不把风放,我要砸破你的金葫芦!”《月亮母》:“月亮母,月亮母,瓜果搬六盘,一盘给我来;我家成熟后,送还给您家。”谜语的语言也很精练优美,想象奇特,使人不易一下猜到。如“书信谜”:“叶叠叶张张,桑连十二张,叶上结墨果,墨果会说话无脚走到昆明城。”“包谷(玉米)谜”:“树是金竹树,叶是绿绸锦缎叶;花是彩绿花,果是金黄松石夥。”“南瓜架谜”:“簸箕九十九张放九面,麻绳七十七根拉七边,皮鼓五十五个吊五方。”其他如“有房没有门”(蛋),“有门没有房”(手镯)等。 

三、民间叙事长诗 

纳西族民间叙事长诗即传统民歌大调,是纳西口传文学成熟和发展的重要标志,因为它基本定型,而且需要师传,一般都在数百行以上,以男女对唱的形式,描绘事物、叙述情节、抒发情感,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流行较广而比较著名的“欢乐调”有《猎歌》、《赶马》、《烧香》;著名的“相会调”有《鱼水相会》和《蜂花相会》;还有脍炙人口的《殉情调》。此外,还有《伐筝》、《牧象女》及《逃到美好的地方》等。抒情叙事长诗的产生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结合纳西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来看,它既继承了东巴文学反映社会的优秀传统,又发展为更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特殊文艺形式,因此它的发展和广泛流传,大约应在清代中期以后,地主经济得到较为迅速的发展,民间与汉、藏的商业往来得到加强,汉文化能进一步在民间广泛传播。这就是上述长诗中所反映出的历史文化背景。

《猎歌》 

丽江纳西族民间称三大欢乐调为“花华素花华”,“肯克丁花华”,即《猎歌》为欢乐调之首,其故事内容大体包括引歌猎狗来历、精心养狗、准备出猎、上山行猎、寻找失狗、脱困获鹿、回村聚欢等情节,通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相互关心和帮助,相当细腻地描绘了整个上山打猎的全过程。它所炽热歌颂的是劳动和爱情的结合,它所追求的是一种苦中有乐的美,只有苦、没有乐则不成其为美,只享乐不艰苦则外美内丑,而《猎歌》和欢乐调所追求的美(也是旧社会纳西劳苦大众追求的美),是一种内在的苦中有乐,乐从苦出的美,如像描绘撵情节中的一段名句,非歌手的一般群众,也能哼出几句,作为一种美的享受。如“马鹿跑得快,猎犬追得紧;马鹿跳三下,猎犬吠三声;可爱小猎犬,咨哲咨哲叫;晃尾又吐舌,紧追住不放!”难怪青年男女弹竹口弦也有《猎狗追马鹿》之曲。关于猎歌的原流,白庚胜同志作了考辨,认为:“《猎歌》(丽江)就是在《吕依阿舟若》的素材基础上再创作而成的,而《吕依阿舟若》(宝山)又是在《舅舅送毡》(永宁)的基础上加工改造而成。”这是原流的主要方面,同时东巴经中也有狩猎的记载如《哥来秋招父魂》、《多萨欧吐传略》及《耳子命》等经书中就有零星的记载,这恰是古代纳西先民“善战喜猎”的反映也是产生《猎歌》的历史渊源。还有,民间和一些地区的东巴流行“祭猎神”(丽此布)之习俗,这也是《猎歌》长盛不衰的重要文化背景。关于猎狗的来历,有多种不同的唱法:一是“猎狗出永宁”;一是猎狗出“拉白克腊都”,即今丽江宝山乡;一是出“阿玛劳玛威,劳玛丝盘威”,即今中甸县金江区;一是男主人公家穷,分家时因次子(老二)只分得一对小猎犬。这不但说明民间文学的变异性,同时也反映了《猎歌》从产生雏形到成形、进而发展到完整的叙事长诗过程之地区,而这些是往往被整理者和研究者所忽略,从而就掩盖了《猎歌》所反映出的历史真谛。 

 《赶马》

《赶马》纳西语叫“公卢”,其故事情节大体为引歌、马的来历、选马买马、制作鞍具、准备行装、赶马买货、茶山驮茶,昆明驮绸、拉萨驮氆氇,回乡卖货,赠物情深。《赶马》通过男女主人公之间的相互同情和无私帮助,经过无私曲折和艰苦劳动,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终于如愿以偿,买到心爱之物,双方感情也得到深化发展。它着力描述了整个赶马的详细过程,再现了“山间铃响马帮来”的景况,反映了近代纳西族商业交往的历史,是一支商品交换和赶马劳动的赞歌。《赶马》在艺术上所追求的美,是劳动创造幸福的美,在开头的引歌中已经点破“骏马生四蹄,足迹遍四方;处处留脚印,赶马来聚欢!上有拉萨城,拉萨产氆氇;下有昆明城,昆明出丝绸。赶马走北方,去驮红氆氇;赶马去南方,去驮白丝绸。氆裁坎肩,妹也更漂亮;丝绸缝小褂,哥也更荣光。”真是明白如话,朴实无华。

关于《赶马》的产生及形成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东巴经的《马的来历》,如《赶马》中的马的来历,无疑是脱胎于东巴经的《马的来历》。然而,就《赶马》的主题及整个情节来看,它真正形成和流传,只能在清代中期以后。是时才有丽江纳西族的“藏客”兴起,他们雇人赶马帮,往来于滇南(买茶)、昆明(买百货)、成都(买丝绸)、拉萨(买山货)等地,这就是形成《赶马》调的社会历史条件。

《烧香》

《烧香》纳西语叫“许近”,其故事情节大体包括:引歌遭遇库今(年灾厄运)、制办香具、准备行装、共同出发、拉萨敬香,双双回乡。《烧香》的起因是男女主人公遭遇厄运而烧香拜佛,祈神保佑,以求平安,显然这是封建社会宗教迷信精神奴役的产物,同时也是封建剥削制度下劳动人民对生存的追求。然而,纳西族的歌手们为什么把那些虔诚、庄重的烧香拜佛,当成“欢乐”(花华)之事?正像《烧香》开始时所唱的:“欢乐三欢乐,烧香一欢乐:哥生三十六,妹生二十七:厄运要烧香,烧香亦欢乐。……烧香办檀香,串街是欢乐;烧时穿新衣,制装亦欢乐。”这在虔诚的宗教徒和善男信女们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它确是纳西族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历史真实。纳西族在文化上历来兼收并蓄,在宗教信仰上兼容并包、多种宗教并存,除本民族固有的东巴教外,还信仰藏传佛教(喇嘛教)、内地佛教和道教:但也正因为信的多,以而不专一信仰,信而不笃,农村很多寺庙兼做学校或长期关门。在20世纪的三四十年代,丽江坝区有三处最热闹的烧香活动,即白沙北岳庙祭三多、震青山祭观音和看日出、文峰寺七月祭神(桑美久知多)。在上述著名的烧香活动中,虽不乏虔诚的敬香者,但对多数“香客”来说是来看热闹,赶庙会,听民歌对唱,是典型的“烧香一欢乐!”不少著名歌手也都不约而同地相会于此来对歌。至于去“烧香”的青年男女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烧香只不过是相会谈情的一种手段罢了,这就是产生和流传《烧香》欢乐调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条件。人们常说旧社会的宗教信仰(包括封建迷信)是人民对苦难生活的叹息,而纳西族的《烧香》虽然也有叹息的成分,但其基本格调是欢乐的。它所追求和歌颂的仍然是烧香中的欢乐美,这也是整个“欢乐调”在艺术上所追求的苦中有乐、乐从苦出的美。 

《牧歌》《牧象姑娘》《伐筝》 

与三大欢乐调具有同样性质和类型的叙事长诗还有《牧歌》(逃到美好的地方)、《牧象姑娘》和《伐筝》(金筝之歌)等大调,虽然题材不同,一是牧羊,一是牧象,一是制筝,但其着力歌颂的主题仍然是劳动和爱情的结合,它所追求的依然是苦中有乐、乐从苦出的美。当然,它们的源流也各有不同之处:《牧歌》应当说是东巴经《鲁般鲁饶》的不同发展,如果说鲁诗是奴隶社会牧奴男女爱情悲剧之杰作的话,那么《牧歌》就是封建社会牧男牧女逃婚成功之典型。至于《牧象姑娘》的产生,因历史上纳西族地区没有存在过“象”的记载,探究起来复杂得多,古代金沙江河谷有无“象”也还说不清,元代麽些军随蒙古军队到过滇南。这是纳西族接触“象”的重要历史线索。东巴象形文有“象”之专字,古纳西语“人”“象”同音,故用“象”字假借“人”字;有谚语“象走鼠不知”之说,比喻大象虽庞然大物,但走起路来一声不响;还有纳西语对“仙人掌”称“象耳”,从以上例子看来,历史上纳西族对“象”的形象、习性还是有所了解的。《伐筝》形成之历史文化背景,当是纳西族民间接受汉文化有相当基础之后,即清代改土归流以后。因为元初虽有蒙古乐队赠一半乐工乐器给纳西首领之说,但丽江“白沙细乐”很少用“筝”这种乐器;明代木氏土司阶层中倒不乏能诗尚文者,有可能仿效中原文化而习琴弹筝;而筝这种高雅乐器真正在民间文人学士中广泛流行,只能是在清代中期产牛“牛琴马笛”之时。 

《相会调》

纳西民间口传叙事长诗中,最富于独特艺术风格的是《鱼水相会》和《蜂花相会》,已有徐嘉瑞、和鸿春整理的《相会调》单行本出版,其内容描写一对青年男女,摆脱层层障碍和束缚,经过许多曲折和困难,最后得到了自由幸福的爱情生活。它反映了纳西族人民争取婚姻自由的强烈渴求,表现了他们反对封建礼教、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相会调》在艺术上通篇以物拟人,鱼、蜂象征为男,水、花象征为女,想象丰富:鱼水相依,水变明珠,鱼变青龙,直上天宫,永远相会;蜂花相配,金子打蜂,银丝编花,久不会老,永不分离!相会调中的名言妙语,还经常被青年男女倾吐情歌时所吟诵,如:“雪山六雪峰,高耸三峰上,积满三层雪;雪溶变山泉,清泉独自流,寂寞空悠悠!——雪山六个峰,次高三峰下,长满翠柏林;叶落变金鱼,鱼水来相会,相依永不离!”又如:“雪花三岩上,结下蜂一巢;金蜂未分巢,望和花相会!——雪山玉湖池,湖岸栽名花;花苞未开放,愿和蜂相会!——蜂和花相会,若能真相会;蜂嘴含黄土,飞来培花根;蜂翅浥露珠,飞来注花心;未开花骨朵,请快来开放;花心放纯香,快传给蜂来!”寓意深刻感情真挚,语言优美,沁人肺腑,能经久不衰而常流行民间,足见民间文学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关于《蜂花相会》中蜂和花的来历,除了“蜂是岩上蜂花是岩上花”之外,还有“蜂是拉萨藏经楼的蜂,花是藏经楼前湖岸长的花”;还有唱成“蜂是大理三塔寺的蜂,花是大理团城花园中的花”,如此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纳西族同上述两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联系。还有《鱼水相会》结尾来到“北京六瑶海”才升天,这是一种艺术上的大胆想象和创造,北京是历代帝王的皇城,纳西语叫“王都”或“皇城”,是全国的中心和心脏,现实虽无具体的“六瑶海”,但这样的艺术虚构,恰巧说明纳西族人民对未来美好理想的追求,其视野是广阔的,对人生的前途是充满乐观的。 

《殉情调》 

纳西民间口传叙事长诗中对社会影响较大的是著名的《殉情调》,纳西语叫“游悲”,其基本内容为引歌、诉苦定情、求卜准备、双双出逃、奔向乐园。《殉情调》是封建社会地主经济条件下的男女婚姻悲剧的艺术典型,是对封建制度买卖包办婚姻的血泪控诉。男女主人公的“苦”,带有旧社会劳苦大众受苦难的典型性,集中起来有以下三苦:一是受剥削受压迫的苦,经常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困境;二是广大男青年被迫抓壮丁的苦,当兵离乡而受到死亡所威胁;三是广大青年婚姻不自由的苦,有情之人终不成为眷属,特别是广大妇女更受一层苦难,她们的一生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毫无自由幸福可言。这样尖锐的社会矛盾,通过文学的故事情节,用优美的艺术语言编唱出来怎能不深深地打动人心!这也是这部长诗的重大社会意义之所在。更何况纳西族的无名作者们,很早就严肃探索着对人生的追求,除了这个现实的阶级社会的苦难之外,到底还有没有理想的自由幸福的地方?《列情调》继承《鲁般鲁饶》的传统,大胆而又浪漫地给人们展现出一个理想的乐园。这个乐园不是远在虚幻的天边,而是近在天天看得见的玉龙雪山之中:“银石游翠阁,游翠第三阁;白天无蝇飞,夜晚无蚊叫;站在鹤鸣山,听见鹰啼声;坐在虎啸坡,耳听林涛响;云城青杉屋,铺满红绿毡;可饮青中露,可尝松针糖;喝金盅美酒,品银杯香茶;雉鸡当晨鸡,狐狸做随犬;白鹿当耕牛,红虎做乘骑;织下一件衣,一世穿不烂;播上一季种,一代吃不完;冬天布谷叫,夏天百花开;男儿笛音脆,姑娘弦声扬;无忧又无虑,此乃幸福园。”这样的幸福乐园虽离现实过远,但毕竟是一种人生的追求,理想的向往,而且以死---殉情去探索,实在是一种惊世的悲壮之举啊!关于殉情的复杂社会历史原因及《殉情调》的源流,在其它文中已有论述,这里不再重复。

 


   【作者简介】和志武(1930—1994),纳西族,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人,从小习读东巴经。1952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干训班,历任民语系教员(20年)、丽江师范教员、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主任、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所研究员等职、兼任丽江东巴文化研究所顾问、中国古文字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编国家社科“七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国原始宗教研究资料丛编•纳西族卷》,撰《纳西东巴文化》《纳西语基础语法》《进取上进的纳西族》等200多万字的著述,1991年10月1日荣获国务院办法的政府特殊津贴证书。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记录:

未查询到任何数据!

联系方式

座机电话:0888-5122377

联 系 人:13988858541(和先生)

邮箱:yushuizhai@163.com

联系方式

扫一扫、公众号

公 众 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