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053 发布:2012-07-24
东巴文化传承是一个系统工程——《中国社会科学报》访东巴协会副会长和力民作者: 唐红丽 丽江东巴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和力民,是纳西族的一位著名大东巴。他出生东巴世家,中学时第一次接触东巴经书便被深深吸引,1982年大学毕业后,返乡专心研究东巴文化。 无论···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053 发布:2012-07-21
变迁与创新中的东巴文化作者:木仕华 原载《中国社会科学报》 东巴文化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经济大潮的冲击涤荡中,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纳西族分布区域地处滇川藏交角,由于各地纳西族历史地理、民族关系背景、政治力量的差异,虽然共享着祖先···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265 发布:2012-05-25
加强国际学术合作推进东巴古籍研究○唐红丽 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卷帙浩繁的东巴经书被称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内容涉及哲学、历史、宗教、医学、天文、民俗、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用东巴文书写的东巴经舞谱,是世界上唯一用象形文字记载的舞谱,至今东巴们还能···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238 发布:2012-05-10
把绝学研究从书斋中解放出来○和力民 《中国社会科学报》刊出“绝学大寻踪”栏目,展示了我国古代文明中传承至今却危机凸显的民族文化遗产,文章刊出后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影响。 作为一名东巴文化研究人员,我看到这些报道,特别是看到有关东巴文化的报道,颇有···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393 发布:2012-01-11
东巴文化研究走进高端论坛———和力民与东巴文化博士生论坛●杨亦花(西南大学汉语言文献研究所) 为了使学习研究东巴文化的学生有一个新的提高,西南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首次聘请了集研究和实践于一身的纳西族学者和力民研究员,到学校系统讲···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200 发布:2011-12-27
亟待保护传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纳西族古典民歌○木琛 演唱和欣赏古典民歌是古代纳西族最为主要的文化生活。民歌中记录了纳西传统社会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婚丧嫁娶、起房盖屋以及节庆活动中有关民俗的所有细节都在民歌中有放映,可以说它是一部活生生···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741 发布:2011-11-23
东巴经的异域漂泊和东巴文化研究的兴起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德国沦为战败国,到处是战争留下的创伤。当时一个普通居民每天的粮食配给且只有两片面包,四个土豆和二两米。面对着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战后联帮德国第一任总理阿登纳,居然同意西柏林国立···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608 发布:2011-11-22
用象形文字记载的天文历法 “在对日、月、星宿运行与四季变化的长期观测、总结积累的过程中,远古时的纳西族地区就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备的历法,并用当时使用的东巴象形文字记载下来,以世代相传指导当地农事,为社会生活服务。”丽江纳西族本土学者李群育先···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4014 发布:2011-04-09
回眸东巴法会的风雨十一年,我们经历了太多,今天在图片上看到的很多老东巴亦悄然离去,可是我们继续了他们的路,让我们共同努力,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工作。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631 发布:2010-10-30
东巴文化大事记二 2005年初,塑造“东巴教圣地”旅游品牌的玉水寨建造东巴神殿“玉水缘”大殿,殿内供奉东巴什罗、三多神、崇仁利恩和自然等神灵。同年4月第五届东巴法会举行神殿开光仪式。 2005年12月玉水寨东巴文化主题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称为···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4683 发布:2009-06-11
在丽江古城旅游中东巴字画开发现状的忧思杨林军 李锡一、概述东巴文字的价值丽江地处云贵高原西南端,横断山脉的腹地。自然条件所限,历来交通闭塞,工业发展缓慢,几乎没有大型工业在此生根、发展,经济一度落后。然而,当我们辩证来看时却发现,这里又是自然···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735 发布:2009-05-06
浅析玉水寨东巴文化的传承与展示 ○洪丽慧丽江玉水寨景区在创办初期,曾经一度把东巴文化的传承与展示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东巴文化传承人员也是景区里向游客展示东巴文化的工作人员,这样既解决了有人传承的问题,也解决了传承经费的问题,同时还发挥了东巴文化···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816 发布:2009-05-06
突出东巴文化 彰显城市魅力 ○曾卫平(玉水寨文化部)一个没有个性的人,是枯燥的人;同样,一座没有个性的城市,是乏味的城市。城市的个性特色,除了客观自然环境外,最重要、最恒久的就是鲜明的民族文化。鲜明的民族文化是城市的魅力之所在。对于新兴的、且···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4355 发布:2008-11-14
以历史视角审视东巴文化传承(三)○和 锐(东巴协会秘书长)创新是传承保护的必由之路“山重水复疑无路”,要在国际上伴随世界经济全球化而形成的欧美强势文化冲击,国内走向民族融合、文化趋同的历史进程中,要传承保护一个弱小民族自身又发展不足的东巴文化··· -
作者:东巴协会 来源: 浏览:3991 发布:2008-11-14
以历史视角审视东巴文化传承(二)○和 锐(东巴协会秘书长)东巴教由盛而衰的内在原因“唯物辩证法认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毛泽东主席归纳的这一科学方法,对于我们认识东巴教的演变同样有指导意义。我们周边的藏···